首页 / 院系成果 / 成果详情页

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合并用药模式:一项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 期刊论文  

  • 编号:
    402431da-f717-4aab-a52e-43959b0f1619
  • 作者:
    刘田;安媛;何东仪;武丽君;李娟;刘毅;毕黎琦; 周彬;林昌松;何岚;刘湘源;李小峰;杨念生;张卓莉;宋慧;魏蔚;刘婧;栗占国;
  • 地址:
  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;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科;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;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病科;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;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风湿免疫科;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;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;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;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;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;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内科;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;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;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;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医学部;
  • 语种:
    中文
  • 期刊:
  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ISSN:1007-7480 2016 年 20 卷 10 期 (652 - 658) ; 2016/10/15 0:00:00
  • 收录:
  • 关键词:
  • 摘要:

   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应用生物类DMARDs在中国RA患者的用药模式以及安全性。方法研究为单组一次性多中心横断面非干预性的观察性研究。研究时间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。纳入来自全国15所医院,依ACR 1987分类标准确诊为RA、年龄≥18岁并正在使用生物类DMARDs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共802例,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探索性分析。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(49±14)岁,其中女性652例(81.3%)。合并使用传统合成DMARDs、糖皮质激素(GC)、NSAIDs和外用药的比率分别为89.5%(718例)、29.7%(238例)、56.1%(450例)和19.1%(153例)。在718例合并使用传统合成DMARDs的患者中,合并使用1种、2种和3种及以上传统合成DMARDs的患者比率分别是49.3%(354例)、41.2%(296例)和9.5%(68例)。最常用的传统合成DMARDs依次为甲氨蝶呤[65.9%,(9.8±2.5)mg/周;473例]、羟氯喹[41.8%,(340.3±96.3)mg/d;300例]、来氟米特[41.5%,(15.4±5.2)mg/d;298例]和柳氮磺吡啶[6.3%,(1753.3±693.3)mg/d;45例]。在238例合并使用GC的患者巾,有73.1%(174例)和23.1%(55例)分别口服醋酸泼尼松[(8.3±4.6)mg/d]和甲泼尼龙[(8.5±21.7)mg/d];有17.6%(42例)的患者至少有1次GC相关的不良反应。450例合并使用NSAIDs的患者中,43.1%(194例)、20.2%(91例)和12.O%(54例)分别使用塞来昔布[(306.2±100.1)mg/d]、美洛昔康[(12.8±3.5)mg/d]和洛索洛芬钠[(143.9±45.3)mg/d]。3.6%(16例)的NSAIDs使用者有至少1次不良反应。共153例(19.1%)患者合并使用外用药;最常用的外用药为酮洛芬(30.1%,46例)。结论应用生物类DMARDs的中国RA患者的合并用药与西方患者模式相似。最常见合并使用的传统合成DMARD是甲氨蝶呤、羟氯喹和来氟米特。中国RA患者可选外用药范围广泛,但使用欠规范。

  • 推荐引用方式
    GB/T 7714:
    刘田,安媛,何东仪, 等.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合并用药模式:一项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[J].中华风湿病学杂志,2016,20(10):652-658.
  • APA:
    刘田,安媛,何东仪,武丽君,&栗占国.(2016).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合并用药模式:一项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.中华风湿病学杂志,20(10):652-658.
  • MLA:
    刘田, et al. "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合并用药模式:一项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研究" .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,10(2016):652-658.
浏览次数:40 下载次数:0
浏览次数:40
下载次数:0
打印次数:0
浏览器支持: Google Chrome   火狐  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(8.0+极速模式) 
返回顶部